宾主见面与引座礼仪

  • 提前迎接:主人应提前到场,站在入口处微笑迎接宾客,伸手示意或微鞠躬问候。进入宴会厅时,先向主人问好,对其他客人(熟悉与否)也应以微笑点头示意,对长者起立行礼并让座,对女宾举止礼貌庄重。

  • 引导就座:由主人或指定招待人员负责引导来宾就座。座位如已安排好,应按照卡位就坐;若尚未安排,则正对房门或朝东位置为上座,背门位置为下座(以“背门为下”、“面东为尊”)。应让身份高、年长者以及女士先行入座,主人最后就坐。在多方宴请时,主陪(主人方最高职位者)坐在面对门口的主位,副陪(第二尊贵者)坐其对面;主宾(客人方最高职位)坐在主陪右侧,副宾坐在主陪左侧,其余依序安排。坐定后,宾主双方可互相敬酒或表达欢迎辞,增进气氛。

茶水服务礼节

  • 茶品选择:正式商务宴请常备香片、龙井等清淡型茶叶,亦可根据宾客口味选择茉莉花茶或乌龙茶,但以绿茶为最佳,因为其色泽清澈怡人。饮茶用水宜以沸水冲泡,绿茶水温以八九十度为宜。

  • 斟茶顺序与动作:端茶时用双手托茶壶或茶盏,自宾客右侧奉上,动作轻稳。若有多位客人,应按年龄和地位高低分顺序依次上茶;茶色要均匀,保证没有浓淡区别。上茶时应先对方说“对不起”,右手端茶,面带微笑并说“这是您的茶,请慢用”。倒茶时,杯中茶水以八分满为,避免烫伤客人。续水:客人杯中茶水喝至约三分之一时,应及时为其续加开水,使浓度前后一致。

  • 使用茶具:茶杯摆放在宾客右前方,茶壶或茶水瓶宜置于右手边;为防烫手,可加杯托。待宾客饮茶时,主人或服务人员可适时询问是否需要续茶或添加其他茶品,并热情服务。

点菜礼仪

  • 主人主导,尊重口味:通常由主人或主办方提前确定菜单,并可在点菜前征询客人的口味和忌口。比如山西籍客人可能不爱海鲜,但偏好面食,应事先了解并调整菜单。点菜时要荤素搭配、冷热平衡,兼顾口味、营养和地方特色,以体现用心。经典家常菜或当地风味菜较为安全,如不确定,可选择主流菜品。

  • 量力而行,避免浪费:在保证菜品丰富的同时,不应点得过多过杂,以免浪费或超预算。可考虑点套餐或桌菜,这样费用固定、菜量适中;也可分多人点菜,预留加点空间,以备不时之需。有素食者或忌口者时,点菜时应另选符合要求的菜品。

  • 上菜顺序:常规中餐宴席上菜有一定顺序:先上冷盘,继以热炒,再上主菜(如鱼、肉、汤),最后出点心和果盘。若上咸点心(如粽子、包子等),宜配咸汤;上甜点心则配甜汤。主人可根据这个顺序巧妙搭配,避免出洋相。

  • 关注餐厅特色:选择餐厅时可优先考虑供应当地或本店特色菜,彰显礼遇和细心。主人拿手菜也可上桌,显示个人诚意和尊重。

用餐中规矩

  • 起筷顺序:用餐开始前要待主人示意,一般由主人或主宾发起敬酒或开餐,其他人才可动筷。席间应先请长辈或主宾先动筷、先吃第一口,然后主人和其他客人依序用餐。

  • 用餐举止:用餐时上身端正,双脚平放椅下,两肘不宜靠桌。夹菜时动作轻柔,先将菜品夹至自己的小碟中,再用筷子送入口。吃菜时不宜出声咀嚼或抿汤,喝汤要用勺或端碗慢饮;使用调味品前应先向同桌客人示意或礼貌询问。如需剔牙,应以左手或手帕遮挡,并轻柔进行。

  • 夹菜礼仪:为同桌客人夹菜时,应使用公筷或公勺,切忌用私筷夹取公共菜肴,以示卫生和尊重。夹菜给他人时,可微笑说“请用这个菜,不要客气”等。餐后饮品或茶水可主动为客人添水,以表关照。

  • 礼貌用语:主人或服务人员在上菜、续水时常用“请慢用”“请您再来一点”之类礼貌用语,传递欢迎与礼敬之意。如递上饭菜,可说“请先用,这是为您留的菜”。整个用餐过程要保持言语文明,举止礼貌,不要翻找盘中剩菜或在盘子里乱挑挑拣。

敬酒流程与话术

  • 敬酒顺序:商务宴请敬酒按身份和长幼排序,一般先由主人敬主宾,然后其他陪同人员依次敬主宾或其他重要宾客,主宾最后回敬主人或大家。通常每一轮敬酒时只一人敬对面一人,避免一人分散向多人敬酒。

  • 举杯礼仪:敬酒时,应起身举杯致意,右手握杯身、左手托杯底,以表示恭敬。碰杯时,自己杯口应略低于对方,以示谦逊;若对方是长辈或重要客人,可微微起身或身体前倾。敬酒后双方应相视轻碰杯身致意,不必酌量饮尽,但应礼貌地示意喝一小口。

  • 劝酒方式:劝酒应以礼相待、诚恳有度。可以说“敬您一杯,祝您身体健康”、“敬您一杯,感谢您的支持”等简单话语。语言不必繁琐,以表达欢迎和感谢为主。若酒量有限,可诚恳说明并改饮茶水,切忌硬撑或拒酒时态度粗鲁。敬酒时不要大声吆喝或执意灌酒,以免失礼。

  • 举杯话术:敬酒用语宜真诚简洁。例如:“敬您一杯,祝身体健康”、“敬您一杯,祝合作愉快”、“多敬贵宾一杯”等,用词要恰当、积极向上,忌讳悲观或不吉利的话题。碰杯时可微笑示意,说“请慢用、敬您”等,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。

常见禁忌与注意事项

  • 筷子摆放:餐桌上严禁将筷子直立插在米饭或汤碗中,这在中国文化中与祭祀仪式相似,是大忌。用餐时也不应用筷子指人或向人挑逗,更不要在盘中挑拣挑肥拣瘦。使用公筷公勺既卫生又礼貌,给客人和长辈夹菜时必须使用。

  • 行为禁忌:用餐过程中应避免大声喧哗、打嗝、剔牙露齿、随地吐痰等失礼行为;手机应设静音并尽量避免通话。进餐时不要随便摆弄餐具、碰撞碗碟,也不要在碗盘上敲打。饮酒尽量避免饮醉后失态。若需要离席,应向主人或同桌客人告辞并礼貌致谢。

  • 话题忌讳:餐桌聊天应和谐融洽,忌讳谈及政治、宗教、病痛、不幸等敏感或沉重话题,以免造成尴尬。也避免当众谈论与用餐无关的不雅话题、八卦或过分批评他人。用餐时尽量保持微笑,表现自信和友善。

商务宴请特有场景

  • 多方接待安排:在双方或多方宴请中,通常由身份最高的主人担当主陪,其助手作为副陪。主陪坐在面对门口的主位,副陪坐在主陪对面;如有其他高级陪同,可分为三陪、四陪等,主要负责活跃气氛和陪同落座。主宾(客方第一顺位者)坐在主陪右侧,副宾坐在主陪左侧。

  • 主陪与副陪角色:主陪负责整个宴请流程的把握,包括发起敬酒、控制节奏、讨论话题等。副陪则作为助手,协助主陪传菜、倒茶倒酒、为主宾和其他客人倒酒斟茶,并活跃气氛。在宴会中,副陪还需关注其他陪同人员和客人的感受,必要时引导话题或提供帮助。整个宴席上,主陪与副陪应配合默契,确保宾主互动得当,营造热情友好的氛围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